我的強迫症康復之路

我要跟您分享我的腰痛及坐骨神經痛如何根治的經驗,因為我現在有活力且無痛的生活也是受益於許多人分享疾病的經驗而來。

小學就有夢遊墳場吃屍體恐怖之強迫症狀

小學時,老師有一次說有人會夢遊去墳場吃屍體,我睡覺就不敢往墳場方向,顯然的夢遊墳場吃屍體恐怖。

錯誤的病理與許多徒勞無功的療法

肌肉痠痛經驗的開始

30歲前我很少有肌肉痠痛的經驗,我是個不喜歡運動的人,尤其討厭跑步,大概跑個200公尺我就會氣喘噓噓,有一次在公司協助搬新購的桌子就定位,隔天右手臂開始疼痛不已,而且越來越痛,晚上睡覺時,更是發作的厲害,手臂像有數萬隻蟲子鑽來鑽去的感覺,讓我忍不住一直按揉手臂,當然睡眠品質下降很多,幾天以來右手臂疼痛感覺未能消失,讓我開始煩惱萬一輩子都這樣怎麼辦?於是我有了出生以來第一次去看復健科的經驗。我在離公司很近聯合診所,診所的對面就是花蓮榮民之家,所以許多榮家的住民都在這裡復健。經醫生診斷,我為右手臂肌肉拉傷,並開給我包含超音波、熱敷及電療的療程,第一次的療程結束後,傷痛仍不見起色。

穴道

網路上療癒酸痛常見的就是中醫的經絡理論,中醫對酸痛的病理,有一說是氣血不通,按壓穴道有助於經絡暢通,進而治癒酸痛,我參考網路的做法,嘗試自己按穴道,剛開始似乎都有點效果,但幾次後就效果越來越沒用,而且好幾次我發現按壓穴道的地方好像也受傷了。後話:現在我對按壓及針灸穴道的認知就是用另一個疼痛刺激轉移原來不想感覺疼痛的地方,,偶然有效果,但揉壓穴道的副作用往往會讓肌肉再次受傷,現在我拉傷從不揉壓,,反而傷痛很快就好了。

旋轉肌扭傷

幾個月下來,我又去較大的門諾醫院,這次由一位女醫師看診,她診斷我為旋轉肌扭傷,並告訴我是跟旅美棒球好手王建民一樣的傷,這是一種很難好的傷,因為旋轉肌很小,這時又在網路上閱讀到受傷的肌肉和韌帶,酸痛及活動受限的原因最主要是肌肉鈣化,必須用超音波或手術去除鈣化部分,才能緩解。醫生很難好的一席話,在我心中種下了肌肉一旦受傷就永遠不會好的認知。當然之後我知道這是神經質所引起的生理症狀,再也沒有慢性酸痛,或者受傷了也不會再因心理因素將酸痛感放大,您可以慢慢地讀完我的經驗分享,或許可以找出根治困擾你已久的肌肉痠痛的方法。上背痛的起因係脊椎側彎及胸椎變形? 沒想到,手臂傷勢未好,又患了上背痛,脖子及斜方肌長時間疼痛,劇烈疼痛發作時,甚至會冒冷汗,那時右上背痛到幾乎沒有辦法使用滑鼠,於是我開始用左手操作滑鼠,疼痛連帶影響到工作,因為發作時幾乎沒辦法思考,在一次強烈發作時,忍受不住,只好於下午請假去花蓮醫院掛骨科門診,這是一位香港來的醫師,一來先讓我照了背部X光影像,醫師判讀我片子後,告訴我有脊椎側彎以及最後一節胸椎嚴重變為楔形,那時我暗自猜想應該是我長期躺著看書及駝背的習慣姿勢將胸椎壓迫到變形,查出病因了,我著急的想知道醫師是否有辦法根治我的疼痛,於是緊張地問醫師有可能會好嗎?醫生說我已經三十幾歲了,骨頭早就停止生長了,沒辦法矯正了。那我又著急地問未來會惡化嗎?他就說比較容易變成駝背及上背痛,所以現在就要開始鍛鍊肌肉及維持良好的姿勢來好好保養脊椎,以防止病情惡化,從那一天開始我便對這件事耿耿於懷,開始無時無刻提醒自己要挺直腰桿,可是上背卻越來越痛。為了保持正確的姿勢,反而造成疼痛因為持續的右頸及上背酸痛,在工作上持續為此困擾,也總是擔心若不會好,我未來不就是一直要過著疼痛與我如影隨形的日子。同事們了解我的狀況,紛紛表示他們也有類似的情形,許多同事並好心地告訴我,作為一個久坐的上班族,要保持正確的坐姿,才能預防酸痛,簡單而言,腰部不可反折,背部也不能拱起,要以骨盆為軸心坐正。有的同事推薦我買了一個背靠,防止子脊椎受壓迫,有的同事教我如何按壓穴道,例如風池穴及合谷穴來舒通經絡。為了治好病,我盡可能努力保持正確的姿勢,也勤勞地按壓穴道,雖然那時總感覺有好轉一點,但是現在看那段日子的日記,其實是越來越嚴重。

有一天,頸部痛到連一個字都打不出來,立刻請假去門諾醫院掛門診,醫師幫我安排頸部X光,看完片子後,他跟我說,你的右頸肌肉相當緊繃,左右高度差了快一公分,當然會劇痛,想到此,我和醫師說明我努力保持正確的坐姿,是否姿勢有錯,醫師說我觀念錯誤,不管是什麼姿勢都不能保持太久,他以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衛兵1小時一班的制度,說明人無法刻意維持一個姿勢太久,坐或站都不能太久,其實當我照完片子,候診時,頸部疼痛己減輕大半,我開始思考是不是因為注意力移轉,或是期待醫師會給我一個根治疼痛的答案,使疼痛減輕,而因畏懼疼痛的感覺,過度注意頸部的狀況反而造成頸部肌肉緊張,使疼痛加劇。

後話:

後來不斷體會到注意力轉移時,疼痛會解除,並察覺到一旦心裡出現了放鬆的意識,酸痛的感覺就會減輕一半。另一方面,也察覺到當自己聽了同事說自己因為某種姿勢引起頸部疼痛,潛意識又會開始注意自已的姿勢,造成肌肉緊張疼痛,當然你領悟到上述情形乃是人類的自然現象你也不會被前述的現象束縛,例如我曾經害怕聽到同事說自己酸痛的事,或者避開帶著護腰的同事,以防止被疼痛的情緒影響,現在的我看那時的自己可謂身心都被束縛住一動也不動了。

之後本書會提到的沙諾醫師也察覺到,慢性背痛患者為了避免疼痛而檢查自己日常行動並限制自已的日常行動,例如當時的我時時刻刻檢查自已有沒有保持正確的坐姿並不斷強迫自已挺直腰桿一整天這種不合人體工學的行動,反而讓我疲備不堪,造成身心俱疲外,更深化疼痛的意識,深化自己哪裡不對勁的信念,如此一來讓疼痛的感覺固著。簡單描述我現在根治的狀態,我會下意識因應我當時的行動,來調整自己的坐姿,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坐姿正不正確,當你心裡一旦沒有在檢查有正確的坐姿,強大的身心自然會選擇正確的姿勢,想伸懶腰就伸懶腰,甚至常彎腰搬重物,完全不遵守以膝蓋彎代替腰彎的搬重物法,但卻不再犯腰痛了,行動不再受限,達到身心自由的境界。

坐骨神經痛

長期的肩頸痛還沒好,某次公司辦理圍棋賽,我搬了很多張桌子,隔天不知怎麼覺得腳有點麻麻的,讀了許多酸痛疾病的我,開始懷疑是不是因為搬了重物,傷到腰椎引發坐骨神經痛因為急於想要擺脫手臂痛的感覺,開始上網去尋找疼痛的原因,我開始上網查有關屁股痛的原因及治療的文章,甚至上班有一半的時間在查詢這個,反而造成許多工作無法完成,變得更不想上班,而且時常會想到「如果一輩子都這樣該怎麼辦?」、「我的人生一直伴隨這種痛苦怎麼辦?」、「我不想一輩子都過著有著背痛的人生?」這時候心理更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焦慮與恐懼的泥淊中,結果使得注意力越來越固著在坐骨神經痛,並耗費精力尋求任何方式去擺脫這樣不舒服的感覺。坐骨神經痛這個詞語是醫學上用來描述一種症狀,會從下背延伸到腳底的疼痛,而我後來疼痛逐漸發展成坐骨神經痛,屁股痛一陣子後,症狀開始從右屁股延伸到我的右大腿外側,但那不是痛,應該用痠來描述,會讓我很想去推拿那部分的肌肉,甚至去捏大腿來造成疼痛用來減緩痠的感覺,但這個方式一樣還是開始有用,過一陣子又無效了。過不久,我右腳底大拇趾跟食趾間的肌肉開始有麻麻的感覺,踩在地上或走路時,就是感覺不一樣,到此所有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我已全部經歷了。事後我知道,這樣反而讓我產生疑病焦慮,固著在疼痛注意上,致使坐骨神經痛就找上了我。那天後右屁股總是有一種酸麻的感覺,為了要去除掉這種不舒適的感覺,開始用手去按壓右屁股,想找到一個可以舒緩痠痛的穴道,有時後酸麻的感覺會減輕,但是通常一下子就回來了

寒冷會使肌肉僵硬?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午睡時用了老婆平時使用的熱敷袋,裝了熱水,放在腰下,躺著熱敷腰部,那次感到無比舒服,疼痛似乎消失了,終於有一段時間讓我可以想著去除疼痛以外的事情,但自那時起我每天中午及下班都回到宿舍熱敷我的下背,但不熱敷的時候背及屁股仍是痛得要命,我開始認為寒冷會使肌肉僵硬,造成疼痛,我也發現沖澡時的熱水,會緩解我大腿外側肌肉痠,更深化寒冷會使痠痛惡化的信念。那年夏天,因為天氣熱,家人睡覺總要吹冷氣,但我害怕低溫影響我的病情,只好去隔壁房間獨自睡覺,即使在夏天,也像冬天一樣,蓋著兩條厚厚的被子,那時睡覺起來整個棉被及床單都溼答答的,完全沒有想到其實身體可以對周遭環境做出一定的適應。

後話:

現在想起來,為了治療病情,舒緩坐骨神經痛,再怎麼熱都能忍耐,但也感覺那時候的自己實在可憐,以森田博士的話,被束縛的一動也不動。你可以想想看,現在的你是不是也被一些想法束縛,怕冷、不敢舉重物、不敢做轉腰或彎腰動作、不敢跑步、放棄運動、爬山、打籃球、打網球及打高爾夫球,這受限的生活,讓你更想擺脫疾病的控制,卻更束縛其中,這是因為你沒有抓到事物的本質,所以無法根治。如今我見到我的妻子在兩年前開始受腰痛之苦,我曾經告訴她我的痊瘉方法,但她不相信我,也不肯照我的方法實行,仍是相信中醫及傳統醫學的方法,他買了熱敷墊,只要不在工作時,一定躺在熱敷墊上,已經兩年不中斷的進行復健,,也變得極度怕冷,吃了許多止痛藥及中藥,還是沒有用,睡眠品質也變得極差,很可惜的是,我不是他所信任的人,我沒有醫學的執照。我看了許多書,觀察了許多周圍的人事物,得到一種方法治癒了我的坐骨神經痛,但卻無法治癒我的妻子,和我分享這本書,被我方法所治癒的人,請來信給我,我可以讓我的妻子閱讀,畢竟這種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注射維生素B12

我開始尋求醫療協助,先去門諾醫院看復健科,在醫院照了X光,影像顯示我薦椎第四五節椎間盤狹窄到幾乎看不到,醫師診斷為椎間盤狹窄退化,壓迫到坐骨神經,開給復健處方,熱敷、腰椎牽引、電療、徒手治療,但總是在復健時緩解症狀,復健完後越來越嚴重。有一天在辦公室痛到無法工作,於是下午請假看病,醫師得知我是素食者,認為應該是維生素B12補充不夠,造成神經受損,就在我的薦椎右臀打了一劑維他命B12來修復神經,當天感覺似乎疼痛有一點減輕,但和以前所有的治療一樣,沒多久疼痛又開始了,但之後我被注射的地方,總會隱隱作痛,幾天後疼痛甚至開始延伸到右腳腳底。

維生素B12簡介

唯一含有鈷的維生素,也是人體中需要量最少的維生素。能維護神經系統的健康,促進紅血球的再生與形成,對造血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缺乏則會造成神經系統病變及嚴重貧血,尤其純素食者最容易缺乏,更須注意。能促進記憶力及集中注意力,對食慾也有影響,能消除煩躁不安、情緒不穩等。蛋白質的合成、脂肪與醣類的代謝都需要維生素B12,若是體內含量不足,則可能會因脂肪酸的代謝不正常而造成神經的破壞,甚至會危及性命。可於腸道中自行少量的合成,也可儲存於肝臟數年並可於體內循環回收再利用,而且除非已經嚴重缺乏,否則缺乏症很少會立即顯現,所以很容易被忽略須留意。維生素B12缺乏時的症狀:惡性貧血(巨球性貧血)、腸道功能失調、神經炎、頭痛、記憶力減退、痴呆、精蟲不足、月經不順、腦部白質、視神經、脊髓及週邊神經再生不良、無精打采、噁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暴躁易怒、情緒不穩、消化不良。

推拿

傳統的推拿,是許多人治療酸痛的替代療法,我自然也不例外,嘗試了很多不同的推拿師,傳統推拿師,又叫拳頭師,目前民俗調理業開放登記行業別有「傳統整復推拿業」(簡稱民俗推拿)、「腳底按摩業」、「按摩業」及「經絡調理業」4類,但目前坊間的推拿師都算是「無照執業」,通常是武館或廟宇的武術老師,在中醫的分類是傷科。首先我同事推薦我去花蓮和平路的一個拳頭師,我忘記他叫什麼堂了,堂前有個傳統的神桌在祭拜關公,堂裡佈滿著薰香味,似乎是某種草藥,不會令人感到噁心,牆角邊擺放了許多乾燥的草藥,一進去之後,坐在長圓凳上,心中忐忑不安, 病人相當多,約八九個人,排隊排很久,治療室裡有一個大木板床,他也就站坐在那床上推拿病人,旁邊好像有兩個徒弟的人在旁邊觀察他推拿,他也會教他們一些推拿理論,輪到了我,先趴在上面,他先在我的脊椎從上而下的按壓,在問我痛不痛,然後說哪一邊的氣血不通,突然到了我的腳大力地扯了一下,我真的嚇到,說真的,會痛但不是受傷的感覺,總之感覺似乎比較好了,然後他幫我敷上自製的草藥,背部敷草藥的地方感覺非常的涼爽,我把錢交給一位婦人,就離開了,心裡滴咕著是不是這次會好了呢?過不久知道他沒有在做了,因為他腎衰竭在洗腎,沒體力再進行推拿了,所以才會把這個功夫傳授給徒弟,他也會教病人怎麼自己整骨,他就有教我同事如果手腕脫臼了要怎麼把他接回去。

十方推拿

十方推拿在花蓮相當有名,我有一個同事C曾經椎間盤破裂,經過大推拿重原本直不騎要變成可以走路, 但是呢我認為推拿風險很高, 佛堂的一位前賢看我過得這麼痛苦, 他直接幫我掛號跟我說幾點, 那天晚上我就去了, 他是一個很強壯的中年人, 啊幫我整骨的進到都非常的用力, 我覺得我的骨頭會被他拆散, 對我而言是個恐怖的經驗, 過程中聽到許啪啪啪聲音, 骨頭彷彿被折斷, 當然隔天仍就情形一樣。長短腳的民俗療法一直擔心我的母親,在我回到高雄後,強帶我去林園的一間民俗療法,那個拳頭師,幾乎所有的病人都被他診斷為長短腳,我自然也不例外,他拉拉我較短的腳,現在我早已忘了是那隻腳比較短,我跟他說我有練習皮拉提斯,也常盤腿,他跟我說千萬不能盤腿,會讓骨盆歪掉,並讓母親花800元買個產後束縛帶讓我矯正骨盆,當然,那時我已經意識到森田療法或沙諾醫師緊張肌膜炎理論,才是坐骨神經痛的病因,自然沒有照著去做。開始不敢搬重物這個病我開始不敢搬重物,火車總是會照著書上說的先蹲下來再用大腿的肌肉站起來,完全不敢彎腰搬重物,下床實也不敢直接起來,總要照著醫生建議的先側彎,再慢慢起身,哪時膝蓋痛,也因睡眠品質不佳常常落枕,原本在進行皮拉提斯的許多動作也都不敢做了,有一陣子還聽我同事的話,整天戴著護腰,不敢放下來。

皮膚病恐怖

小腿骨癌恐怖

2021年跟兒子去美崙田徑場踢足球,踢到右腳拇指受傷,結果發現小腿有個小硬塊,就整天查是不是骨癌,後來引發嚴重的屁股及腳疼痛。

下肢動脈阻塞及癌症恐怖

2024 年的中秋,自宜蘭坐火車回花蓮感到大腿有點酸,後來覺得右小腿沒力,當天跟父母至瑞穗過中秋,後來在網路上不斷查詢有關下肢動脈阻塞的書,會走一段路就沒力,之後2星期不停的屁股酸痛及右小腿痙攣及無力感,但還是能爬美崙山。睡著時就消失,走路時會復發。持續2星期,更進入的自律神經緊張時期,口乾舌燥,食欲減低。早上看著婆送我至車站到宜蘭,想起她以前也因為小腿痠痛作抬腳運動,我就想我小腿痛也不可憐,

9月中某日上班時,sunny長官跟我說他的整雙右腳已麻痛很久了,感覺漸消,尚日下班前,突來一件三日須完成之雜事,因明日要出差,心情急著想作完,作完時,腳居然輕鬆起來。

武塔國小抽查時,她又與我說不想的時候腳不會麻,但是武塔國小抽查完回去時,坐在區間車上,右腳麻感漸重,但在次日兒突發燒,回來幫他拿水、量耳溫及喟藥時,均不感腳無力。

後來,兒子高燒三周原因至慈濟小兒科門診照X光後,係右上肺發炎,113年10月5日住院,當日老媽右乳分泌血漾物,抽取作細胞檢驗,10月12日報告有異常細胞,乳攝無異常,超音波有陰影,當日作切片,想著媽這麼好的人,居然生大病,心情難過到谷底,憂鬱圍繞心頭,婆反而相當淡定,但我對其岳父生病,心理亦波瀾不驚,或許是擔心照護及經濟等問題,自已無法解決。但夜裡驚訝發現老媽已69歲了,父母生病幾乎每位同事慧蘭、淑娟、簡審都遇到的;又住健保四人房,鄰床可看到四處都有小孩住院,雖然傷心,但人皆有之。

兒住院期間右腳已無問題,卻有腰痛、腹漲及左膝上痛,懷疑自已是否有大病,也已近50歲,決心要排健檢。

左膝上痛回宜蘭已消失,右腳亦無問題,今早起來鍛錬皮拉提斯。

心理壓力大,是我希望媽沒有病,她一直是我力量的來源,但事實是她已69歲。

再次下班走宜蘭市凱旋鐵道下步道,腳已全無異常感覺,只剩右上背及右腰酸痛症狀,究其原因係近期母親右乳分泌血漾物,可能復發癌症及背痛症狀,隨之產生腎、胰、肺癌恐怖,加據背痛症狀。

死亡恐懼及父母重病醫藥費負擔是壓力源。

整天的思緒總是在治病

除了會上網搜索病情,而延宕我的工作之外,遇到所有人說談之處也都是我的疾病還有是否有治癒的方法。你的人生好像只是在為了治這個病。

沙諾醫師發現背痛和脊椎結構無關

沙諾醫師

某次機遇,我在佛堂讀到一本新書「自癒力」,裡面提到的許多疾病,可由非主流替代療法所治癒,尤其藉由心靈的力量及改變飲食習慣,來喚起身體的自癒力來治療疾病,裡面提到了一個經典案例,開啟了我未來背痛的根治過程,書中提到沙諾醫師,一位哈佛大學的復健醫學教授,寫了一本書,書名很直白,就叫「治療背痛」,他的書雖然暢銷百萬本,但直至2017年7月過世時,他的理論仍不被主流醫學接受。

背痛和脊椎結構無關

當時(現在仍是)主流醫學認為,坐骨神經痛或下背痛的主要原因是椎間盤突出、骨刺、腰椎狹窄及椎體滑脫,但他從許多病患X光片與背痛的主訴研究中,發現有許多嚴重脊椎側彎的病患,從未主訴過背痛,反而許多脊椎影像顯示結構相當正常的病患,卻痛到連走路都有問題,他作了背痛和脊椎結構在統計上沒有關聯的推論,但不被主流醫學所接納。無論如何,他獨自建構出一個疾病理論,緊張肌膜炎症(Tension myositis syndrome)。

他認為個背痛的原因是為了壓抑的令人不快的負面情緒所引起的,一旦出現令人反感的情緒時,大腦會命令身體迅速產生強烈的局部疼痛或不適,讓病患忘記原本逐漸浮現的負面感覺。例如我們知道腰在痛,希望病痛快點消失,開始執著於找出腰痛的原因和治療方法,這份執著轉移了焦點,使我們無暇思考正在浮出意識的情緒,那些被否認和排斥的情緒(多半是憤怒)再度被深深推入心靈的黑暗處。

他提出一個生理機制來解釋這個現象,大腦下令降低流入特定部位的血量,讓它因缺氧而產生疼痛。他指出,慢性疼痛會出現在你或是說理智上覺得合理的地方。比方說,網球選手罹患網球肘(手肘外側疼痛)時,他通常不會深究原因,而會認為就是因為打網球所引起的,而形成了慢性網球肘。以我的例子解釋,我因公司辦理圍棋賽搬了很多張桌子的情況下,再加上薦椎第四五節椎間盤狹窄,我認為我的脊椎被壓迫到,形成坐骨神經痛,自此之後,我便固著在坐骨神經痛的現象上,沙諾醫師非常精準的描述所觀察到這個現象。疼痛的程度是由大腦控制的

沙諾醫師提出疼痛是由大腦引發,與脊椎結構或椎間盤突出無關,之後會提到的森田博士更進一步提出,疼痛的程度是由大腦控制的,他以他幫小女孩進行手部外科手術為例,手術過程中,會使用手術布遮住手術部位,小女孩無法看到自己被手術刀切開的部位,整個手術過程中,小女孩未曾哭泣或抱怨疼痛,但當手術完成小女孩看到自己被包紮的手掌時,立刻放聲大哭。以我為例,有一次我在行走中沒察覺到被一個尖銳的刀片到手臂,鮮血直流,甚至不斷滴落到地上好一會兒,直到旁人提醒,我看到自己鮮血直流的手臂,疼痛感覺立刻浮現出來,也就是說直到意識到受傷我才會感覺到疼痛。

疼痛的程度是由大腦控制,在最近的神經學研究已經被證實了,加拿大生理學家梅爾札克(Ronald Melzack)發現腦袋內部的一個小區域,叫導水管周邊灰質(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該區域在受到電刺激之後,出現了很顯著的痛覺缺失現象,也就是止痛。導水管周邊灰質的神經元軸突,正是延伸到周邊「疼痛纖維」聚集的區域,接下來,研究人員又發現,腦細胞製造的內生性鴉片,也就是腦內啡(endorphin),可以促成這種痛覺缺失的效果。這一連串發現明確證明了疼痛感覺是腦袋的一種內部結構,腦袋有能力根據調節從周邊送來的有害刺激,這使得研究疼痛的參考點,便從周邊疼痛接受器和神經,轉移到腦袋本身了。而幻肢及幻痛的現象,更能支持這個論點,幻肢是某些失去四肢的人類所產生的一種幻覺,這些人感覺失去的四肢仍舊附著在軀幹上、並和身體的其他部分一起移動。幻痛是病人在幻肢、幻手或幻指上產生之疼痛感。關於幻肢產生的原因早期普遍的解釋是在截肢後,肢斷神經會形成神經瘤(neuroma),神經瘤易發炎且容易受刺激,所產生紛亂的信息傳至腦中,使大腦誤以為手臂仍然存在。但梅爾札克和同事在1980年代發展出一個對幻肢疼痛的新解釋:截肢者經歷的那種刻骨銘心的幻象,不是來自周邊神經元,而是來自遍布在患者腦袋中的神經元活動。早期理論認為的「神經瘤」與「疼痛路徑」根本就不存在。相反的疼痛以及隨之產生的所有感覺和情緒,是腦袋複雜的神經元迴路的產物。所以疼痛可以在你一發現自己流血的剎那時湧現,即便你已被割傷了好一會兒。疼痛也能擴張成劇痛、失控,演變成遲遲不散的記憶,就是困擾我們的下背疼痛及坐骨神經痛,這都是由你和我的腦所塑造而成。

同事Z的觀察

之後我觀察到同事Z,該我更確信沙諾醫師所說的背痛和脊椎結構無關的論點。同事Z自小罹患小兒麻痺,或許是長期拄在拐杖走路,有極其粗壯的手臂,但也有極其嚴重的脊椎側彎,從背後看去,可看到上半身呈現C的彎曲,那時由於我對我胸椎變形耿耿於懷,也認為上背痛是胸椎變形引起,對沙諾醫師的論點是半信半疑,為了確認沙諾醫師論點,一天我在公司與他偶遇時,竟然很沒禮貌的問他:「你會不會腰痛啊?」原以為這個探究隱私的敏感問題會引起他的反感,没想到他告訴我說:「我不會腰痠背痛,但是上臂會痛,我已經復健快二年了,痛得都快得憂鬱症了。」嚴重脊椎側彎不會引起腰痛,粗壯的手臂反而上臂會痛,這件事是我開始對沙諾醫師的論點有了信心的開端。

沙諾博士提出的治療法

沙諾博士認為慢性下背痛和生理結構沒有關聯,而是心理衝突引起的,所以他提出的治療方法與傳統的藥物、復健及和其他替代療法大相徑庭,而是側重在認知的改變,他的方法如下:

  1. 治療協議:包含教育、撰寫情緒議題及回復至正常的生活型態。包含支持團體及心理治療。

  2. 教育:以會談、授課、書及錄音資料,讓病患學習他們的生理狀態實際上是良性的,任何失能是源自怕痛的恐懼及去除此狀態的心理,而不是實際再受傷的風險引起的。

  3. 恢復正常生活型態:為了能恢復正常生活型態,病患應採取下列活動:

  4. 中斷物理治療:沙諾建議病患停止使用整脊、物理治療及其它處置,因為通常這些處置會再增強慢性庝痛是因為結構問題的錯誤意識。

  5. 恢復正常活動:鼓勵病患漸近變得更為主動,並開始恢復正常活動。除外,鼓勵病患停止針對保養損傷背部的安全行為。

  6. 支持會議:沙諾讓未康復病患組成支持會議,使病患可以探索那些情緒可能引發症狀,並復習早期教育之概念。

想找出引發我下背痛所壓抑的情緒,卻徒勞無功

我開始相信沙諾醫師,所以我不再熱敷我的背,慢慢不去看復健科醫師,甚至我鼓起勇氣去爬山,以前怕膝蓋痛不敢走下坡,或者總是側著走下坡,我放棄保護我膝蓋的念頭,正面著走下坡,身體的肌肉痛居然慢慢的消失了。但沙諾博士認為緊張肌膜炎並非生理因素引起,而是由壓抑的情緒,通常是憤怒所引發的症狀,但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尋找我究竟壓抑了那些情緒而引發我坐骨神經痛,由於大學時期,我涉獵許多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我運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省,分析了我的人際關係、工作是否不順、自卑、與妻子的關係及經濟壓力等種種心理,但我至現在為止仍無法出我究竟要壓抑怎樣的感覺,而造成這樣的結果,最後在學習森田療法之後,發現找出壓抑的情緒是徒勞無功的。

森田療法:發現真正病因並發展出根治背痛的療法

森田療法

大學時,為了解決失眠接觸到森田療法,那時我僅淺薄的認識其最著名的格言「順應自然,為所應為」,失眠便好了。患坐骨神經痛期間,讀到森田博士自己闡述高中時也有過嚴重的坐骨神經痛,也嘗試過各種療法,藥物、溫泉、針灸及注射等,但都毫無效果,可是當他大學時期治療了自己的神經質症後,坐骨神經痛也就消失了,他在書中判定許多慢性肌肉痛也是源自於神經質的症狀。

自此讓我開始有了或許我的坐骨神經痛及其他的肌肉痛是一種神經質症狀的想法。為了治病,我開始大量閱讀森田療法的書籍,最重要的一本書是「神經衰弱與強迫觀念的根治法」這個書名讓我相當震撼,因為所有的醫師及朋友都告訴我,我的症狀是一種老化的現象,所有的治療方式都只能緩解退化,不能根治。但我逐漸實踐及體驗森田療法的哲學後,很驚訝的發現,這真的是根治法,若肌肉痛是神經質症狀,在得到根治之後會完全消失,我在前面所描述的症狀,幾乎沒有在我身上發生了。

精神交互作用

森田療法病理學理論為「精神交互作用」,森田博士認為發生神經質病患都有疑病素質,他們對身體和心理方面的不適極為敏感,而想極力排除,而過敏的感覺又會引起他更進一步注意體驗某種感覺,這樣一來,感覺和注意彼此促進,交互作用,最終病患固著於不適的感覺,形成了神經質的症狀,這個解釋比沙諾博士所說的壓抑憤怒的情緒客觀多了,他沒有佛洛伊德帶給西方心理學那些純理論的成分。再更白話一點,神經質症就是本來沒有病,卻堅信自已患了病,固執己見,一心想著治療,因為身心本無異常,當然怎麼治也治不好。沙諾博士也發現這點,所以他希望以教育的方式,讓病患學習他們的生理狀態實際上是良性的,任何失能是源自怕痛的恐懼及去除此狀態的心理,而不是實際再受傷的風險引起的。

我的坐骨神經痛就是一種神經質症,一開始只是屁股痛,為了擺脫這種症狀,我上網去查閱相關的病理及治療方法,並嘗試過各式各樣的療法,反而讓我固著在屁股痛的感覺,使痛的感覺越發越嚴重,當屁股痛的感覺影響到我的工作情況時,除了疼痛外,我還要擔心我的工作能不能做好,甚至上班之餘,我在爬山、旅遊及散步等休閒活動時,都會因為身體的不適感覺,而無法體驗到休閒活動的樂趣,整天處在一種憂鬱、疼痛及無法放鬆的情緒下,最後每天都感到精疲力盡,只要一想到萬一我一輩子都這樣怎麼辦?就連朋友講的笑話也無法讓我心情愉快,整個世界陷入一片黑暗,這讓我整天都想著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擺脫這個症狀,渾然不知我已經陷入了「精神交互作用」的泥淊裡了。

症狀和情緒如同波浪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

森田博士觀察到症狀和情緒如同波浪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例如當你吃飯吃到一顆小石頭的時候,會種頓時覺得相當噁心,然後食欲全失,感覺再也吃不下去了,但是當你把石頭丟掉,繼續忍著吃其他的菜時,噁心感會漸漸減弱,然後食慾又開始慢慢恢復。但若是認為所有飯菜都可能含有小石頭,順勢推理出咬到小石頭可能會使牙齒斷掉, 將吃菜與牙齒斷掉恐懼連結起來,在之後看到這個菜就覺得好像有一種咬到石頭的噁心感。

順應自然為所應為

要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森田博士提出了「順應自然、為所應為」作為根治法。順應自然為所應為簡言之就是,對出現的情緒和症狀不在乎,要著眼於自己的目的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呼應沙諾博士的「恢復正常生活型態,中斷物理治療、恢復正常活動」的治療法則。但兩者的基礎不同,我實踐的結果,發現森田博士的理論基礎可完全根治神經質症。沙諾博士的基礎是背痛和脊椎結構無關,但除非妳打從心理相信沙諾博士,否則妳仍無法自神經質的泥淊中爬出。森田博士不論證妳的情緒和症狀不是疾病,只告訴妳,忍耐出現的情緒和症狀,做妳現在應該做的事情。那段期間,即使我心情極度不佳,因持續的疼痛而覺得世界一片黑暗,但我發現當長官交代一件困難的事要去做時,因為將心思都放在問題的解決上,在那段時間沒感覺到疼痛,不斷的累積這樣的經驗,自然而然疼痛就消失了。

以我為例子

「對待不安應即來之則安之」,「對情緒要順其自然」,仍然去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如果出現了不安就听憑這種不安去支配行動。我真的相當感激森田博士創建的森田療法指引我如何面對我的坐骨神經痛,把我從神經質症的泥淊中拉出來。達成治療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精神交互作用與認知及自律神經有關,無法用理解去改變認知及自律神經狀態,只有經過親身的體驗,才能改變情緒及自律神經的狀態,那時症狀也就會消失了。

恐懼的生理反應

1929年美國生理學家懷特·坎農提出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描述生物經過特定的刺激,激發神經和腺體一系列反應,使生理產生變化,讓軀體做好防禦、掙扎或者逃跑的準備。人在感到恐懼後的生理反應是:腎上腺素大量釋放,身體進入應急狀態,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呼吸加深加快;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供血量增大,以供逃跑或抵抗;瞳孔擴大、眼睛大張,以接收更多光線,判斷周圍環境;大腦釋放多巴胺類物質,精神高度集中,以供迅速判斷形勢。另外為節省能量,以供戰鬥或逃跑,消化功能會下降,例如胃黏膜變白、胃酸停止分泌,但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焦慮及恐懼也常會引起肌肉收縮甚至引發痙攣疼痛及頭痛。另外還會有呼吸急促、心悸、四肢無力等等。

恐懼的生理反應往往被誤認為某種疾病的症狀

許多神經症患者常將焦慮及恐懼的生理反應誤認為某種疾病的症狀,堅信自已患了病,固執己見,一心想著治療或排除該症狀,因而嘗試許多與病因無關的療法,怎麼治也治不好,因為生理根本沒有異狀,像是某次搬重物引起的腰拉傷,我就認為是坐骨神經痛,進而造成我一直在注意腰部的感覺,因為注意力集中造成的敏感,使得一直感覺到不適的感覺。

情緒和症狀是不可能用意志去改變的

其實讀者讀到這裡,應該可以發現,沙諾博士最大的錯誤,就是把症狀的起因壓歸咎於壓抑的情緒,而森田博士所說的精神交互作用,可以比較簡單精準的描述症狀的起因。沙諾博士另外一個錯誤,是他的治療方式,他是希望藉由教育、分享及勇敢行動的方式改變一個人的認知,也就是說一旦你完全相信沙諾博士的背痛和脊椎結構無關,並且開始去做你之前因認知錯誤所保護自身而限制的日常活動,你會痊癒,但也很有可能不會痊癒。因為沙諾博士忽略了情緒是不可以用意志或認知去控制的。沙諾博士應該算是身心症的先驅,很多生理異常現象往往與心理情緒有關,坐骨神經痛、濕疹、強迫症、口吃及高血壓等,都是心理異常的軀體化現象。但現代很多心理學家、主流媒體不停強化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對健康的負面影響,這使我們一旦意識到自已的恐懼焦慮情緒,反而變得更為恐懼焦慮,並因為極度想排除這些情緒,而固著於其中,繞不出來。

理解與體會

理解與體會的區分對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是相當重要的一步,我們先來閱讀森田博士的一段話:所謂體會,是親身實踐、驗證之後獲得的具體感受。而所謂理解,是根據推理判斷得出的『應該如此』、『必須這樣』等的抽象知識,不過,最深刻的理解是在具體實踐和體驗之後產生的。猶如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那樣。興趣和趣味,只有經過實踐才能形成。想用勞動是神聖的來說服人,雖比較容易,但若親身實踐它則非常困難。我花了一段時間才領悟到,簡單的說,當你上台演講時,你心理不斷告訴自己不要緊張,因為失敗了也不會怎麼樣,即便理智上你有這樣的準備及認知,你還是相當的緊張,因為你並沒有這樣的經驗,你的自律神經及認知並未被改變。可是當你逐漸累積演講經驗後,自然而然你有親身的體驗,緊張的程度會逐漸下降。很多坊間心理學的書籍,都是在教你如何去克服一些你認為不好的心理狀態,像是如何不怕生的跟人聊不停,停止憂慮努力向前,克服恐懼的方法。害羞、憂慮、恐懼這些情緒,不是理智上說不要就會消失了,我現在的理解是,例如坐骨神經痛這種情緒反應,而是無法以理智去排除的,只有透過實踐,體驗才能收到效果,獲得根治。 7-ELEVEN 便利商店的書架上心理學書單人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都希望自己的情緒能夠是正面的,愉快且積極,7-ELEVEN 便利商店的書架上心理學書單反應了我們深層的慾望: 1. 如何停止憂慮 2. 與誰都能談得來 3. 與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

這是你隨時都可以在書店及便利商台看到的隨身心理書,教你如何克服我們認定不好的情緒。這些書引述了最新的身心症研究,過分強調恐懼及焦慮情緒對健康的影響,甚至不斷宣傳坐骨神經痛、顳顎關節症候群、濕疹、高血壓、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心律不整甚至癌症都與負面情緒有關,彷彿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因為影響健康是完全不能存在的,完全忽略這些情緒本來就是你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奇奇怪怪的書,像是活在當下,尤其是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你的許多心理疾病都是因為以前的經驗導致的,心理衝突並沒有得到一個出口,所以導致你現在疾病的發生。我真的在這段期間我看了非常多心理學的書,東方的西方的,很幸運的我看到了真理, 森田療法。

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的作用

關注自已的身體是本能,即保護機制,但我們必須知道自已能控制的界限在那。順其自然之真意在病痛中,想要去除痛苦,想要輕鬆自在的作每件事,想如同過去作事的方法,無異是緣木求魚。在病痛引發的負面情緒中,想要作每件事都有活力、慾望強大,想看破,不受情緒之侵擾,無異是違反自然。在痛苦中,要忍耐著目前之狀況去作目前可行之事,而非想像能輕鬆自在的作任何事。前陣子聽到母親不斷叮嚀我一定要保護眼睛,因為她眼睛出現了問題,有輕微黃斑病變,再加上她照顧失明的祖父,所以她恐懼失明的情緒轉化成不斷叮嚀我要保護眼睛。當我聽到她描述疾病造成她看直線都會變歪,開始害怕自已也會得到這種病,這種情緒連帶使我在生活上注意自已眼睛是否過度疲勞,是否要作一些護眼運動等等。我開始儘量不讓眼睛太勞累,仔細分析這其實是自我一種保護機制,源於自身對健康及生命的熱情渴望及要求過高所致。

嚴重到腿軟的懼高症

我有嚴重的懼高症,每當過橋時,腦海中會不斷浮現往下跳的畫面,強烈感覺我可能會跳下去,情緒也從緊張、焦慮最後轉到恐慌,生理上除了心博變快、呼吸急促到喘不過氣,頭暈腦漲,甚至出現腿軟,過吊橋時,我總不敢往下看,甚至寧願往回走,也不願繼續前進。國小的時候,曾與家人去高雄桃源少年溪,旁邊有一個山壁,架了幾條繩索讓人攀爬,我妹妹爬上又爬下一次後,換我攀爬,爬到一半時,我往下一看,發現己一兩層樓高,頓時恐慌腿軟,就卡在一半,不敢上去,也不敢下來,然後開始大哭,那時我腦海只剩快掉下去的恐怖感,最後是兩個成人一左一右把我帶下來。另外一次與花蓮紅十字會志工去攀爬太魯閣的大禮大同步道,步道中有一段約兩步寬小山斷口,斷口下是近百公尺的垂直山壁,我腦海立刻湧現掉落山壁死亡的感覺,說什麼我也不敢跳過去,甚至說要往回走,最後一前一後有人接著我的手,我才跳越過去,不過在到第一個叉路時,我就下山了。懼高症曾經令我困擾不已,可能是覺得丟臉,沒面子,但在逐漸累積情緒的知識後,我知道這個畫面出現時,並不是我想要跳下去,而是協助我不要往下跳的反應,慢慢的,我可忍耐著生理上的不愉快,慢慢的走過吊橋。現在我學習森田療法後,了解懼高症的源頭是怕往下跳下去而喪失生命,出於保護生命,心理會出現恐懼反應,造成生理不適,而我當時認為自己在橋上或高處站久了,就會跳下去,而著急的想逃離那個情境,卻又逃不開,最終引發恐慌發作。

神經質患者鎮日焦慮無法放鬆

人類遇到危機時,大腦釋放多巴胺類物質,精神高度集中,以供迅速判斷形勢,這是演化帶給人類適應環境的能力,當危機解除時,身心則會回復放鬆狀態。但森田博士發現,因為神經質患者恐懼的事物根本不存在,無論他盡多大的努力想要克服令人不快的症狀及情緒,都是徒然無功,所以永遠不會有危機解除的一刻,使他們終日只注意到他的症狀及情緒,只想著怎麼擺脫症狀及情緒,因而喪失對外界的注意力,使得面對環境的應變能力降低,而造成生活上的適應困難。

忍耐不快情緒及症狀才是唯一的解脫之道

其實到了後期階段,神經質患者開始知道自己所恐懼焦慮的事物根本不存在,甚至會開始去大量閱讀一些克服焦慮的書,這些書不斷的提醒你,你所焦慮的事情有很大的機率不會發生,所以你根本就不應該焦慮,面對這種恐懼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如來」的心情,就是老實面對情緒產生時原本的身心狀態,接受它、不要否定它,與它一起生活,

隨著經驗的累積,對恐懼的反應也會逐漸轉變。當理解這件事時,隨著時的身心開始接受上述的思考。我發現我總是意識上理解,但身體及潛意識仍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接受一個新觀念。此時生理上的痛苦仍會存在,並且使我懷疑自已的思考,產生極大的疑惑,這疑惑往往是事情會越來越糟的感覺。疑惑及生理痛苦要如何去掉,我發現別無他法,只有忍耐。而身體及心靈意識到後來的變化與所預想的不同時,大疑轉化為大悟,身體的狀況自然變成健康的狀況。恐懼是不可用意志排除的,只能用體驗去慢慢改變自已的認知,進而改變思考。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有一個很有名的神學家叫做尼布爾,他寫了一本很有名的著作-寧靜的祈禱文。寧靜的祈禱文內容裡其中有三句是非常著名的祈禱文:神啊,求你賜給我一顆寧靜的心,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事。神啊,求你賜給我信心和勇氣,去改變能改變的事。神啊,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不同。人的一生就是在慢慢追求這個智慧。焦慮的生理反應

牙齦流血

昨天牙齦流血,感到相當的焦慮。急忙約了牙醫晚上看診。腦中開始想著是否為牙周病,牙齒會不會就這樣掉了。口中的舌頭也不停的探測是否血還在流。作什麼事,心中總掛著牙齒是否會壞掉。吃東西也不能隨心所欲的吃。一下子食慾、工作慾及享受的慾望都不見了,只剩下焦慮。這讓我覺得世界毫無希望,只想死掉或解決我的生理問題。所以焦慮會使心中的慾望消失,而讓我進入憂鬰的情緒。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這些反應才能讓我去找牙醫,否則一定又會因工作而耽誤。但焦慮的反應實在讓人不快,也只能忍耐。當我為了不讓自已有焦慮的反應,而不停的找方法消除焦慮,反而會固著在焦慮上。形成一個無法逃脫的迴圈。

設計的原則

焦慮是經由想像引起的恐懼感,往往突然一個想法就會引起焦慮之情緒而不退,也可能閱讀一篇癌症之文章,就感到很焦慮,即便原來身體沒症狀,也會出現疼痛等症狀。

但若沒有焦慮,一個人不會讓自已有運動之習慣,或是回歸清淡的飲食,因為天性就是懶、好吃美食不是嗎?當然失控的焦慮會讓妳有厭食症。在病痛中,想要去除痛苦,想要輕鬆自在的作每件事,想如同過去作事的方法,無異是緣木求魚。

在病痛引發的負面情緒中,想要作每件事都有活力、慾望強大,想看破,不受情緒之侵擾,無異是違反自然。

在痛苦中,要忍耐著目前之狀況去作目前可行之事,而非想像能輕鬆自在的作任何事。

順應自然

恐懼是不好的嗎?恐懼的另一個定義,也許是思考謹慎,當憤怒狀態,完全不怕任何後果,反而是忽視。

真正的智慧,是恐懼中,學著去分析所有後果,評價他們,學著處理或接受所有後果,形成的決定。

恐懼是不可用意志排除的

獨自爬鯉魚山

沙諾博士的治療方法是不可以放棄原來的活動,為了能體驗森田博士所說的, 在無路可走的時候, 自然你的神經質會消失, 我沒有帶手機, 去吧全程需要 4小時的鯉魚山, 阿山路對腰椎對膝蓋都是很傷的, 無論如何, 早上去走不下來 也不會有人救我, 沒想到我竟然走完了, 經驗 對我將來客服疾病的助益很大。 領悟到森田博士所說的體驗, 才能真正改變你的潛意識, 你看著書上的故事,理論, 都只是意識理解而已, 你的潛意識仍然沒有被改變, 但你有了體驗之後, 就會真正的 從頭改變。

忙得連生病的時間都沒有

雖然理智知道,腰痛應該是心理所引起的,但是你沒有體驗,你的情緒反應並不會改變,而體驗有時候是需要外在環境給予的,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上級單位交辦了一個緊急工作,繁重而急迫的工作,讓我必須應付這些工作所需要的繁瑣事項,在忙碌的連吃飯都沒空的一兩個禮拜後,突然發現我的背痛減輕了,這也對我而言是一個很重大的體驗,應增強我的信心,讓我相信腰痛確實是心理所引起的。

要努力的去工作

為所應為也就是說不管怎樣都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同事C的觀察經驗

另外有一個同事,他之前被腳踏車撞到跌倒閃到腰,到門諾醫院做復健,腰椎牽引的復健,有一天當復健師又把他的牽引力度加大時,他突然感到不對勁,隔天他連站都站不起來,立刻去慈濟醫院掛急診,被診斷為椎間盤破裂,那一陣子,都必須要蹲著走路,沒有辦法挺起腰,期間想過要自殺很多次,醫院說要開刀,但他怕失敗,拒絕了醫師,黑色轉頭跟他的學生,這位病患明天就會跑來求我開刀,反而造成半身不遂,所以他選擇硬脊膜外注射,搭配十方的推拿及腳底按摩立即舒緩了他的疼痛,然後他得出一個理論,必須持續的保護腰,才能讓要慢慢的恢復,最後經過了1年的復健,慢慢的好了,但是他現在無論做什麼事都一定戴著護腰,而且從來都不搬重物。

同事Y的觀察經驗

我有一個同事,曾經得到嚴重地顳顎關節症候群,他的嚴重程度是肌肉幾乎沒有辦法控制嘴巴,那是他已經嚴重到無法講話及吃飯,體重瘦的剩下三十幾公斤,去台大醫院診斷,最後只能利用手術,看醫師也說失敗率相當高,結果他遇到另外一個基督徒的醫師,請他不要手術,可以求助上帝幫他治療,有一次他在教會禮拜的時候,突然聞到好像手術消毒藥水的味道,最後他的關節居然慢慢的就好了,然後他又帶了矯正的牙套,你晚睡前帶著牙套睡眠,緊繃的關節肌肉炎慢慢舒緩了,不在咬合時劇烈疼痛原本要幫他手術,但他最後藉著信仰病就好了。

不再肌肉痛嗎

再去了肌肉頭是心理引起的信心後,你往困擾我的上背痛,下背痛,東慢慢的消失了,雖然有時候疼痛還是會復發,感到相當輕微,即時落枕,以往可能要一兩個月才好,現在兩三天就好了,信心也擴大了我的活動性,歐洲勁戰坐屁拉提斯的倒立,翻滾等動作,以前下山時因為害怕傷到膝蓋,總側著走路去保護膝蓋,現在我都慢慢不擔心,而不我在刻意側著走路,我在爬了許多山的體驗後,你很難想像以前我是要扶著樓梯側著走下來。我現在辦公室搬東西,我都是不保護自己的搬,什麼不可彎腰的規定啊完全不理他,當活動的限制變少時,你變得比以往更有活力。

認知的再教育

森田博士及沙諾醫生不約而同的提到治療方法就是再教育,就是引導病患從錯誤的思想轉向正確的思想,而這個經驗讓我的心理經歷再教育的階段,你往中時會抱怨工作對我不平,香蕉比較會客觀的看到,其實世界上有很多人比我更不順更不幸運,心裡的不平便減輕了,而我會產生不平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想要更好的生活,讓自己變得更好,並不是想想就好,而是要腳踏實地的去做,我的工作態度比以前更好。

中醫與西醫診斷之分

中醫會說妳是人,西醫則說妳姓張,西醫的診斷當然不合的機率高

整理家裡比弄亂家裡更需要集中注意力及思考。常常洗完衣服,心情也跟著轉變,灰暗的世界頓時明亮了起來,也許這種感覺不會持續很久,一段時間,痛苦的回憶又令人再度陷入灰暗世界,但是隨著成長及生活經驗,不斷印證惟有正面行動才能從灰暗世界脫出。

我的下背痛及右腿疼痛復原經驗

發作

民國102年7月中至台北出差,從車站走到師大夜市,由於穿的鞋子不好,左腳中趾被壓傷,而且腳底又陣痛。在坐首都回到羅東,等火車的時間,又從車站走到羅東森林公園。過了幾天,大腿前側痛到站不起來,去診所檢查出腰椎最後二節狹窄係椎間盤突出所致。

疼痛模式寫入大腦

會發生緊張筯膜炎的成因最重要的是聽了太多專家所提供雜訊,並內化於自已的大腦中,像是休息、吃藥、整骨、復健、良好姿勢、不喝冷水及避免受寒等等資訊,造成大腦被束縛。

人們通常會被醫生曾告訴他的事情而進入疼痛模式。醫生常說腰椎必須保持直立,才不會受傷,這讓病患在某次彎腰時因心理作用開始發作疼痛,病患便開始忘了以前從未因彎腰而疼痛。專家說久坐會壓迫下脊椎,這使得病患在一次久坐時,開始感覺脊椎受傷了。單腳站立、舉重物,等不良聲名的動作,快速的讓病患心理進入描述的疼痛模式。

人們有強烈傾向束縛於恐懼各式各樣簡單、日常事物,如久坐、單腳站立、彎腰及舉重物,這也是強化人們感覺自已生理結構失能的重要因素。

椎間盤突出不會造成坐骨神經痛

沙諾提出緊張筯膜炎說明坐骨神經痛是心理因素而非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痛。而我也開始觀察周遭的人事物:有些脊椎側彎嚴重的人,也不會有慢性疼痛很多人看中醫就好了,我想中醫開的藥及針不會把物理結構給改變了我有同事作兩次硬脊膜外麻醉,並成日帶著護腰,一年後就好了。MRI顯示他是纖維核破裂。有一個同事是小兒麻痺,體形是整骨所謂的嚴重長短腳,因為目視就可發現,他也不曾腳痛過。有些整骨對我有時有效,但大部分未根治,後來發現是心病,就好了。拉腰對我完全無效。熱水浴有效,但是暫時的,與中醫說的遇冷的風溼痛心理害怕有關,最後也好了。

疼痛的作用

肌肉疼痛最大的作用就是阻止作會再度傷害的動作,所以扭傷的腳,因疼痛而無力再度動作。

但是除了阻止物理性的傷害,也有阻止未來性傷害的能力,這主要是由大腦作判斷。像是我每次走峽谷中的吊橋,雙腳會突然變得無力,這是因為大腦判斷前面是危險狀態,潛意識讓我雙腳無力,得了坐骨神經痛後,讓我了解大腦除了會讓妳無力,也會讓妳疼痛,一種心理上恐懼再度傷害所帶來的疼痛。

認識到無藥可醫,才知道是心病

在認識坐骨神經痛是心病前,為了治好坐骨神經痛,休息、吃藥、整復、拉腰、電療、超音波、紅外線、保持良好姿勢、熱水浴、中醫推拿及整天帶護腰等等,都只能有時解除痛苦,有時完全無效,最後得知緊張筯膜炎理論,了解坐骨神經痛是心病,而非生理問題,終於知道這是無藥可醫。

放棄保護自已免於疼痛的想法

當知道坐骨神經痛是心病後,就知道專家所提供的休息、吃藥、整骨、復健、良好姿勢,對消除疼痛是沒有幫助的,真正的病因在於心理緊張。

這個說法讓我開始一夜好眠,原本睡覺時會檢查床是否太軟,或者是膝下未有枕頭而使腰椎沒有支撐,使坐骨神經痛更嚴重…這些種種擔心,發現它是心病後,心裡不會再去想要怎麼睡才好,反而不痛了,且一夜好眠。而我大約在兩星期後就好到可以久坐了。

解除恐懼是漸進式

雖然意識上理解這是心因性疼痛,並希望自已不要恐懼,但身體及潛意識仍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接受一個新觀念。

此時生理上的痛苦仍會存在,並且使我懷疑自已的思考,產生極大的疑惑,這疑惑往往是事情會越來越糟的感覺。

疑惑及生理痛苦要如何去掉,試過種種方法後,我發現別無他法,只有忍耐,並專注於自已要作的事情中。

而身體及心靈意識到後來的變化與所預想的不同時,大疑轉化為大悟,身體的狀況自然變成健康的狀況。

當症狀發生時,試著轉移注意力

若要能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自已試過作家事、整理環境及種植植物是相當不錯的,但不要為了解除痛苦而作,而是為了需要才作。

睡中若感到頸部酸痛,則會一直酸痛,但是注意力轉移時,又會解除。

想到前年醫師說我頸部肌肉沒放鬆才會痛,今天又印證了。因為聽了科長頸部的問題,又認為是她的姿勢引起,潛意識就會注意自已的姿勢,造成肌肉緊張,又是緊張筯膜炎。

一旦心裡出現了放鬆的意識,不在意姿勢或痛,酸痛的感覺就減輕一半。

醫學以偏概全的本質

醫學研究發展係緣自對上門求診的病患,系統地研究其症狀,以找出方法協助痊癒。但僅以病患樣本作推論病理推論,往往陷入將正常人普遍有的生理症狀誤認為病因,甚至作出錯誤醫學處理的以偏概全錯誤。

醫學影像能正確解釋許多症狀,但肌筋膜酸痛,我的自身經驗,往往心理層面影響程度大於骨格肌肉結構層面。

當一個研究者從許多背痛病患發現了椎間盤突出的影像症據,便斷定椎間盤突出係引起背痛的原因,但Sarno博士發現,許多醫學影像為椎間盤突出的人,沒有背痛現象,從而發現慢性背痛可能是申心理因素引起的理論。股骨髖臼撞擊也是許多髖關節疼痛病患呈現的醫學影像,現已有研究證實,許多沒有髖關節疼痛的人,也會有股骨髖臼撞擊的影像。這兩個症狀我都有過,可參考我的坐骨神經痛的痊瘉經驗。

這兩個例子說明,僅研究病患醫學影像,卻未與正常人影像偏出對比的偏誤歸納,容易造成錯誤判斷,因此許多人挨了白刀。>_<

參考

1.Mash(2020),Hip Pain While Squatting, https://barbellrehab.com/hip-pain-squatting/

附錄-沙諾博士說明椎間盤突出的成因摘要

雖然背痛患者可能不知道,但脊椎學的學生通常知道,大部份人於20歲左右,在第5腰椎和薦椎中的最後一節椎間盤,多少會有點退化。

椎間盤為兩個椎體間纖維軟骨盤用來緩衝震動。椎間盤與椎體緊密連接,幾乎不可能滑脫,其周圍包覆著堅韌纖維環,中央為髓核是厚而富有彈性的白色半流質膠狀物質,可緩衝脊柱的受力及衝擊。椎間盤在脊椎的下部及頸椎,因為這為脊柱主要活動的部位。

椎間盤從出生就存在,雖然沒人知道原因,但從20歲左右,椎間盤逐漸變扁,意味著可能內部的液體變乾,或是從纖維環脆弱點流出,通常是流到背部,一般稱為椎間盤突出。有點像是從管子擠出牙膏。有些狀況,液體並未流出纖維環,只是擠出纖維環向後突出。這可由能顯示軟組織的細節的 CT 及 MRI 觀察到。 X 光只能顯示骨頭,除非加入對比物質。

重點是這些溢出物會有任何損害嗎?傳統認為,這些溢出物壓迫了鄰近的脊神經,並造成了疼痛。若是發生在 L4 及 L5 或 L5 跟 S1 的椎間盤,腳會痛;若在頸部,則是手臂。腳痛通稱為坐骨神經痛。

我的經驗是這些椎間盤突出很少是痛及神經症狀之原因,

雖然這是少數意見,但我並不完全孤獨。

著名神經外科學者,也是邁阿密醫學院神經外科主任,胡伯.羅索莫夫博士刊載於疼痛研究與治療前瞻之「椎間盤會致痛」論文也有相同的結論。

He did back surgery for many years and apparently bases his conclusion on observed inconsistencies and the logical fact of neurological pathophysiology that continued compression of a nerve will cause it to stop transmitting pain messages after a short time. The result is numbness. How could the herniation then cause continuing pain? Another highly respected physician and investigator who studied the problem for years, Dr. Alf Nachemson of Sweden, concluded in his article “The Lumbar Spine: An Orthopedic Challenge,” published in 1976 in Spine (Vol. 1, p. 59), that the cause of back pain was unknown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and almost all should be treated nonsurgically.

基於17年的成功治療,我的結論是大部分椎間盤突出是無害的,推論出這些溢出物不會傷害任何東西。

因為經常未注意椎間盤突出之預期影響與病史和理學檢查結果的關聯可憐受謗的椎間盤首先受到無辜懷疑。

例如:CT 或 MRI 診斷可能顯示突出於 L4 及 L5中,可能的結果是導致舉腳及提腳趾肌肉的衰弱,但檢查卻顯示不只是舉腳及提腳趾肌肉的衰弱,也包括後腿肌肉之衰弱,這並不由L4及 L5中的神經所控制。

我於檢查發現坐骨神經附近之臀部股肉壓痛症狀,明顯非源自椎間盤處之神經而是坐骨神經引發的,舉如下例:

病患為44歲職業婦女,有15年反覆發作下背及腿痛史,會診之前的7個月發作了嚴重下背及右腿痛,不停訴說右腿無力。

CT顯示L5及S1椎間盤有一點突出,但有鈣化現象,顯示突出已發生很久了。雖然看起來不會引起症狀,可是這是診斷。過去7個月痛不斷持續,她也因為右腿無力而行動受限。

我的檢查顯示沒有右膝反射,且右小腿無力。這顯示第一節薦椎神經被壓迫,(原來醫師的診斷)。然而更多的檢查發現其前腿肌肉也無力,這無法對應到薦椎神經被壓迫及突出的位置。

除外,所有情況只能以某些事物干擾了右坐骨神經的正常運作來解釋,這情況常見於緊張筯膜炎患者。那個神經接收穿過 L3, L4, L5, S1 及 S2的脊神經,然而,任何干擾坐骨神經的情況,於此案例中,也明顯干擾其它腿部神經。

她整個右臀有多起壓痛點,這是坐骨神經的位置。這些理學檢查結果,可診斷出為右臀及坐骨神經的緊張筯膜炎;椎間盤突出只是附帶非主要的結果。

這類臨床鑑別普通到讓人疑惑為什麼未於例行檢查發現。

醫師對椎間盤突出如此執著,診斷有時僅基於同時發生下背、臀部、下肢,甚至幻肢痛病史,而沒有運用CT掃瞄或MRT研究。不能在臨床上甚至使用一般的X光作出椎間盤突出診斷

If the latter are done, what is usually seen is narrowing of an intervertebral disc space, most frequently of the last two intervertebral spaces. At the last space this abnormality is almost universal beyond the age of twenty, as stated earlier. It means the disc has degenerated, and it is a perfectly normal part of the aging process. It may be tempting but is inadvisable to attribute symptoms to normal aging phenomena. In my experience, disc degeneration is no more pathological than graying hair or wrinkling skin.

近年來已有許多無背痛史之椎間盤突出病患之醫學文獻報告,這類病患是作其他部位之 CT 或 MRI 不經意發現的。

In fairness to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problem,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n one statistical study there was a higher incidence of back pain historically in people with evidence of disc abnormalities. I have tried to reconcile this with the clear observation that it is TMS and not disc pathology that causes the pain and can only conclude that in the mysterious process by which the brain chooses a site for TMS it selects an area of “abnormality” (like disc herniation) even though the anatomical aberration may not be pathological.

此問題客觀評價,在一項統計研究,有椎間盤異常有較高患背痛率。我嘗試調和上開研究與引發疼痛是TMS而非椎間盤病變的明確觀察,僅總結在大腦選擇TMS部位的神秘過程,它選擇甚至在解剖是非病理的之異常部分(如椎間盤突出)。

In order to document the large number of herniated disc patients treated successfully over many years a follow-up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1987. One hundred and nine patients were interviewed by telephone by a research assistant. Their name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from a large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ho were seen and treated from one to three years previously. In each case pain was attributed to a herniated disc that could be seen on CT scan. Based on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diagnosis was TMS; all went through the usual treatment program.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為了記錄大規模椎間盤突出治癒患者多年後, 1987年進行一項追蹤研究。經研究助理電話訪談結果,疼痛消失或近乎消失且行動自如者,計96人(88%) 疼痛改善,行動受限者,計11人(10%) 未改善者,計2人(2%)

上開2名未改善病患均有嚴重心理問題。

雖然統計數據顯示椎間盤突出非病因,但病患都被告知疼痛是由椎間盤突出引起的。 39人被建議應進行手術,有3人已接受手術,其餘被告知若保守療法無效可能需要手術。

另一個案為25歲男性,有下背及右腿疼痛史,會診2個月前之脊椎造影顯示他有椎間盤突出,醫生建議他停止所有運動並接受手術,這些建議是假設疼痛是由椎間盤突出引起的。

作為熱愛籃球及壁球的運動員,這個診斷讓他絕望。他因為無法再利用運動來解除他的緊張而變得更不安,並認為自已真的很緊張。他決定不要手術,帶著極大的不安繼續在健身房裡健身,甚至偶爾會打打籃球。但他沒有變好但也沒有變壞,他活在可能會傷到自已的持續恐懼中。

我的檢查顯示腿部沒有神經傷害的證據,左右兩邊的直腿抬高試驗會引起右臀疼痛。緊張筯膜炎常見兩臀壓痛、背部輕微壓痛及肩部上方頸部壓痛,顯示上述疼痛是由緊張筯膜炎引起的,而非椎間盤突出。他接受診斷並在參與治療計劃的幾周內痊瘉,十二年過去了,他仍繼續他那有活力的運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浴室水龍頭切換拉桿維修

投資現況

【麵】的倉頡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