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3的文章

常用烹調方法

不同的烹調方式最主要的目的不僅是要將食物煮熟,更是要將食物中的甘醇與甜味充分表達出來。不過,這些烹調方式有時會透過專用術語表達,對於初學烹飪者會產生很多模糊術語,說明如下: 拌: 粵語稱撈,把醬料與其他食物材料拌勻。拌這種方法常用於澱粉質食物身上,例如麵、檬粉、飯等,亦有用於涼菜和非熟食如沙拉、涼拌、魚生等。 煮 :是指將食物事先處理後,連同適量的水一起入鍋,煮到食物熟為止。例如煮湯、煮粥。 例: 鮮雞肉絲菇湯 、 烏甜仔菜鹹粥 。 滾水煮 :要等到水滾後才能將食物放入水中。例如煮水餃或麵條。 炒 :鍋內放入少許油,燒熱後,放進食物,以大火快動作翻動,保持食物的脆嫩口感。 爆 : 爆和炒的方式大同小異,只是在時間上較炒來的快些。用來爆的食物多是易熟或燙過的菜餚。也有因材料的需要而以辣 椒、薑、醬油先行爆炒,取其香味,再入主才料快炒。 燙 : 將新鮮或事先處理過的食材,在沸滾的清水或湯汁內,以極短的時間內用大火使其至熟,再撈出調味或沾醬食用。 煎 : 鍋內用較少量的油,以中小火將食材慢慢煎至金黃色起脆皮。提醒讀者一個秘訣,在煎食材之前,先將鍋內燒熱,然後再放入適當的油(勿超過食材)慢煎食材,這樣可以避免材料沾鍋。例如煎蘿蔔糕。 炸 : 在 鍋內倒入多量的油燒熱,藉由油的熱度將食物烹熟。起鍋前最好改成大火,將滲入食材的油逼出來,避免食材含油量過多。可分: 清炸 : 先把食材浸在調味料內,等到入味之後,放入油鍋內炸。 乾炸 : 將食材沾上調味料後,沾些太白粉或麵粉之類一起下油鍋炸。 酥炸 : 以麵粉、發粉和些許油攪拌成麵粉糊,沾裹食材下鍋 炸,使食材表皮酥脆。 蒸 : 蒸鍋內的水煮沸後,將食材連盤放入鍋內,隔水加熱,利用高溫蒸氣烹熟食材。用蒸的方式,可以讓食材柔潤多汁,保持營養成分。 烤 :將醃過或調味過的食材,放在火上或烤箱內,利用火的熱力或輻射作用將食物烤熟。 燒 : 指食物經過大火炒後,加調味料及水或高湯煮開,再用小火悶燒至水乾入味。 例如紅燒素肉,就是以醬油作為調味料下去慢燒素肉。 滷 : 利用多種香辛料與調味料加水混合煮成滷汁,再將食材浸泡在滷汁內悶燒至水剩一半入味。 與燉鍋煲不同,滷汁不可直接當湯汁,但可作為滷汁拌入飯中。 燉 : 可分兩種 直接燉:把調味後的食材直接加水或湯汁,先用大火燒開,再以小火慢燒,等到食材熟軟入味為止。 間接燉:內鍋放進調味後的食材與

烏甜仔菜鹹粥

圖片
鹹粥是二姑常煮給我的料理,結婚後也在娘家吃過岳母煮的好幾次,總給我有溫暖的感覺。而鹹粥放的菜台語稱「烏甜仔(籽)菜」,通常不是買的,總是二姑下田後的收獲或是岳母的朋友種的,不用錢帶著一堆人的祝福是這道料理的最大特色。 鹹粥作法如下: 杏鮑菇切塊、香菇切絲、蔥切段、蒜切末備用。 加入香油至鍋中,將杏鮑菇塊、香菇絲、蔥段、蒜末放入爆香,放入鹽、黑楜椒調味。 加入水,放入洗淨的龍葵,蓋上鍋蓋悶煮。 至烏甜仔菜熬到軟爛。 烏甜仔菜以它的成熟小果實是黑紫色而得名,我來花蓮時,初識它的名字,但他葉子及果實的特殊味道,我卻相當熟悉,可見我小時候已常接觸它了。在鄉下的路旁、田野間都很容易發現,並不會特別栽種它,更不會花錢購買,因為野生的就摘不完了!但食用時要特別小心,龍葵的莖葉與未熟的果實都含有多種生物鹼,具有毒性,不能直接生食,只要經過烹煮就可以安心食用。常見的食用方式煮粥,烹調後味道略帶甘苦,非常有野菜的風味。 命名考 Solanum nigrum L. 屬名 solanum 指茄屬,sol拉丁文為太陽之意,指太陽之植物。 種名 nigrum 是黑色之意。 毒性 「中國有毒植物」則如此描述:「全株有毒,以未成熟果實毒性較大。食葉中毒症狀有喉乾、口渴、噁心、視力模糊、瞳乳放大、心悸、頭暈、全身無力、腹漲、腹瀉。其水浸劑或煎劑服用後開始有暫時性興奮症狀,而後轉為抑制。小劑量使心跳加快;大劑量使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另又說:「含茄鹼‧‧茄鹼最早由Desfosses〈1820.〉在龍葵中發現,稍後Baup從馬鈴薯芽分離出來。在馬鈴薯的芽中含量特別豐富。」。

日本枸杞(赤道櫻草)

圖片
我在宿舍的鄰居的牆角發現了這種菜,他們告訴我叫健康菜,經過我多次與美崙市場的菜販詢問,及網路查訪,總於知道這叫作赤道櫻草,台灣人給他的名稱很多,其紫色花朵與枸杞花非常相似,因此被稱作『日本枸杞葉』,另外在南部也有人稱其『日本龍葵』,然而,赤道櫻草本身是從赤道地區熱帶國家引進,與日本一點關係也沒有。 其生長繁殖力強,少病蟲害,連蝸牛都不吃,又插枝就活,相當好種,所以現在是我庭園裡主力葉菜,幾乎可以每天供應我一餐,其花也可吃,在秋天的時候就有花可吃了。 我常作的料理便是 燙日本枸杞 ,作法簡單,嫩葉洗淨燙熟後,加薑絲、鹽、糖伴橄欖油即可。 學名字源:Asystasia gangetica (L.) T. Anderson Asystasia 拉丁文意為不一致的,systas字根意為系統,加上否定字首a形成不一致之意,命名源自其花冠很整齊與爵床科大多不整齊花冠不一致。 gangetica則指其發源自印度恆河(ganges river)。 英名tropical violet,指熱帶的紫羅蘭。 原產於南亞,分佈於印度、泰國、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植株生長迅速,高度可達1公尺左右,在非洲地區是當地人民傳統食用的蔬菜,營養成份豐富,有蛋白質(3.96公克/100公克)、類胡蘿蔔素(3.36毫克/100公克)、維生素E(4.4毫克/100公克)、鐵(5.7毫克/100公克)等,抗氧化活性強。嫩梢、嫩葉味道清新、獨具一格,又富含營養價值,別稱「活力菜」。 植株型態與生長環境 多年生半匍匐性灌木草本,莖帶稜狀有細毛,葉對生,呈心型或長卵型,葉緣波浪狀。花為總狀花序,苞片對生,從晚秋經冬季到早春皆可以看到開花。果實為長橢圓形,內有四粒扁圓形種子。因赤道櫻草的生赤道櫻草開紫色花適合觀賞 育速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加,所以春至夏季最適宜栽種。栽培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好的肥沃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充足的光照、水分皆可以促進生長。耐熱、耐旱、耐脊,生性強健粗放。

香椿炒飯

香椿炒飯 特愛此味,散發出濃厚的香椿味,作法為起鍋熱油、開小火、打蛋入鍋炒成蛋碎後、加入鹽、黑楜椒粉、玉米粒、青豆仁、紅蘿蔔塊、再加入香椿末即可。

浴室水龍頭切換拉桿維修

圖片
淋浴水龍頭使用久了,多少都會遇上「切換拉桿」卡卡的問題。「切換拉桿」一旦卡的緊緊的,就會造成「蓮蓬頭」與「下出水口」切換選擇使用上的困難。拉桿往上拉不起來,「蓮蓬頭」就沒給水可供淋浴;拉桿向下壓不下去,「下出水口」自然也就出不了水。如果「切換拉桿」「猶豫不決」好笑的卡在中間,那就會變成「蓮蓬頭」與「下出水口」同時間在出水。讀國小的兒子在最近洗澡時,老是對我高聲呼叫求助。「切換拉桿」卡卡的這個問題,對正在學習自己洗澡的小朋友而言,還真是一件吃力的考驗! 多數人在遇這種「切換拉桿」問題時,大都以為水龍頭已經無法維修了,所以選擇將整組浴室水龍頭換掉。但,這是浪費地球資源的!如果口口聲聲高喊著愛護地球,那麼就更應該從消費端降低不必要的「製程浪費」。維修「切換拉桿」其實並不困難,所需工具如下: 首先使用鯉魚鉗旋鬆「蓮蓬頭」軟管接環。如果害怕刮傷接環,墊一塊布作業是必需的。 拆解「蓮蓬頭」軟管接環。 拆解「接環座」:將六角板手插入水龍頭本體的「蓮蓬頭」接環口。並往自己的方向拉(這是一個順時針方向)。 「接環座」拆下圖。 從水龍頭底部仰拍「基座孔洞」,可以看見水龍頭內部的髒污與概略的構造。 將「切換拉桿」下壓,使「六角螺帽」露出。 使用鯉魚鉗旋鬆「六角螺帽」。 拆下「六角螺帽」。 從水龍頭底部仰視「接環座」,使用「精密一字起子」剔出「固定片」。 這是「固定片」剔出的模樣。 拆解「華司」(墊片)。 拆解「橡膠墊圈」。由於「橡膠墊圈」在切換座內較深的地方,可能不好拆卸。拆解時可善用「精密一字起子」,在墊圈外部輕輕的施力剔出。但切記勿傷及「橡膠墊圈」。 「橡膠墊圈」拆卸後,還剩下一個「華司」(墊片)等待拆卸解。 拆解「華司」(墊片)。 一旦最後一片「華司」(墊片)拆解後,「切換拉桿」就能順利拔出。 檢視「切換拉桿」髒污,可以大致了解到「切換拉桿」卡卡的問題,多半是「切換拉桿」上的水垢與頂端的「阻水墊圈(桿身上很小的那個小橡圈)」的淤漬物所引起。 這張圖是「切換拉桿」與其配件的分解順序圖。 清潔「切換拉桿」、「阻水墊圈(小)」、「橡膠墊圈(大)」三個部位。 將「切換拉桿」插入「基座孔洞」中,並打開水龍頭,做上下活塞運動,使「基座孔洞」污漬物流出。由於此時「切換拉桿」上的「六角螺帽」、「固定片」、「華司」、「橡膠墊圈」均未組裝,所以「基座內部」的清潔也是必需的。 各式的水龍頭在出廠時,其內

小黃瓜

涼拌小黃瓜作法如下: 小黃瓜拍扁後切段,先用鹽抓一下,醃個20分鐘,然後把水倒掉。 拿一個密封盒,放入小黃瓜後加入糖、醋、白芝麻、蒜末和辣椒末,把它搖勻,擺冰箱2個小時後就可以吃了。

地瓜葉

圖片
地瓜葉是我在花蓮庭園首次收成的作物,也是第一次學習插枝之經驗,不過也是插了好幾次才成功。之前因為怕破壞營養,所以都燙一下就吃,硬硬的實在不好吃,後來發現要煮軟才好吃。與其它葉菜比較,地瓜葉纖維質地柔細、不苦澀,帶一點甘甜味,最適合作燙地瓜葉,作法如下: 地瓜葉切段洗淨後,放入鍋中滾水,滾水燙地瓜葉不易變黑,煮約5分鐘,纖維變軟後撈起盛盤,撒上鹽、糖、芝麻,淋上香油攪拌即成。 中醫認為,地瓜葉性味甘平、無毒,地瓜葉中,草酸等不良物質的含量不高,是一種優良深色蔬菜,熱量低,有助於減少熱量的攝取,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又能降低膽固醇,增加油脂排出的功能。 命名考 Ipomoea batatas(學名) 屬名源自希臘文 ιπς 或 ιπος ,意指蟲或是纏繞的野草,όμοιος 意指類似的,整個屬名表類似蟲或纏繞的野草。 種名 batatas 源自古巴原住民Taino的稱法,也表示地瓜是原產於南美洲。 豬菜 (台語) 地瓜原產於熱帶美洲,明朝時期,從菲律賓引入,過去地瓜葉是鄉下養豬的飼料之一,台語又稱為豬菜。

台灣現榨油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健康,無論 苦茶油 或進口冷壓 橄欖油 ,時下最夯的健康油品多以「天然初榨,最能完整保存養分」作為賣點。 事實上,真正在台灣「現榨」的油,只有芝麻油、花生油、 苦茶油 三種,這幾種油在台灣慣以未精製的「毛油」面貌販售,不經多重加工去除雜質,在自然主義者眼中,儼然是保養聖品。 自榨純質好油 現在更有達人倡導「自己帶原料去榨」,曾經營有機賣場的朱慧芳認為,向農友收購原料(如花生、芝麻、茶籽),運到榨油行當場壓榨,更能品味新鮮天然的極致好油。 談到現榨好油,朱慧芳的神情很雀躍,「榨油行空氣中瀰漫著花生的清香,喝一口剛榨出來的油,溫熱滑潤,滋味真是好極了,」她說得陶醉,自從第一次和朋友走訪榨油現場後,她就迷上現榨好油,每年夏天準時向榨油行報到,一個下午就可以榨足至少半年的油量,還常分送親友,共享美味。 去年朱慧芳拜託有機農友利用休耕田地種花生,榨油後回贈新鮮花生油給他,農友還因此喚起兒時幫父母榨油的感動。幾個月後,朱慧芳接到農友來電,原來他驚喜發現,種過花生的田地比相鄰的玉米田更肥沃,雜草長得特別旺盛,雖然種花生產值不如玉米,但因花生固氮肥,使地利更肥沃、有益環境。 由於太常稱讚榨好油的美妙,朋友直嚷嚷也想購買,今年朱慧芳乾脆邀集親朋好友組成「好油體驗團」,和熟識的農友合作,種植安全無農藥的有機花生,收成後大夥兒一同去榨油,目前已有十幾人躍躍欲試。

橄欖油辨真假

圖片
最近發生大統油品事件,讓我這吃橄欖油量大的人不免心慌,所以列出以下辨真假橄欖油之方法: 真正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冷卻的時候會凝固,因此如果你把它放進冰箱裡,橄欖油應該會變得混濁和厚重、甚至凝固;一旦加熱之後,又會變回液態。如果你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在冰箱裡沒有這樣的變化,就絕對不是純正的! 真正的初榨橄欖油是易燃品,應該能夠讓你的油燈保持燃燒,如果你的初榨橄欖油沒辦法助燃,也就不是純正的真品。 不同等級橄欖油有不同冒煙點,宜加考慮用於合適烹調法。例如,初搾冷壓特級純橄欖油(cold- pressed Extra Virgin Olive Oil)宜用於歐美蔬果沙拉(蔬果沙拉);蒸煮可用純橄欖油。 地中海的氣候有利於種植橄欖樹,因此在全球出産的橄欖油中,百分之95都來自這個地區,前兩大產國為西班牙及義大利。到地中海一帶旅遊的人,會留意到希臘、義大利、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敘利亞、突尼斯和土耳其等國的山丘上,都長滿橄欖樹。 洛杉磯的營養師 Stella Metsovas:「我在家的測試方法是倒幾湯匙的橄欖油在白色盤子上。觀察平滑性是否一致。而且你的橄欖油應該聞起來也應該像橄欖。當橄欖油接觸你的喉嚨時,看是否感覺到些微的灼熱感。這個灼熱感其實是新鮮橄欖油中的多酚引起。」多酚是一種抗氧化劑。 Harlan 醫師有自己的喜好。他說:「我比較喜歡西班牙的油,因為它們有青草味與銳利的香氣,它們通常稍微酸一些。價格相對較合理。希臘與義大利的油很棒,我會找那種標示冷壓與來源的橄欖油,一般來說來源通常會是家族企業或是莊園。」 製程 橄欖油是由油橄欖果實榨成。橄欖油是一種常用的食油,也可用以製作化妝品、藥物及油燈燃料等。橄欖油被譽為「地中海的液體黃金」。地中海國家的居民所説的「油」,指的總是「橄欖油」。西班牙語的「油」(aceite),是來自阿拉伯語阿澤特(azzáyt‎)一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橄欖汁」。 提取橄欖油的程序相當簡單,過去幾千年都沒有改變。首先,用棍棒敲打樹枝,然後把掉下的橄欖收集起來,用磨石把果實連同果核整個壓榨,再把除去渣滓的汁液倒進沉澱缸裏。等到汁液中的油和水分分離之後,橄欖油就提取完畢,可以使用了。 等級和分類 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這是最上等的橄欖油。它是從上等橄欖榨取而成的,無需用溶媒提取。一般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因為它是在室溫下榨取出來的

冬瓜

圖片
以前常吃媽煮的冬瓜蛤蜊湯,吃素後改吃冬瓜菇湯,冬瓜煮湯重點是不能加太重的辛味,或是風味太強的食材,這會令冬瓜走味,像黑楜椒粉就不對味,加紫菜也不對味,但是加香菇或是金針則可引出冬瓜的風味出來,不過薑絲可是冬瓜的好朋友。 冬瓜菇湯作法如下: 香菇洗淨放入湯鍋泡軟,冬瓜切丁、薑切絲隨少許鹽及糖加入湯鍋煮軟。雞肉絲菇撕成片狀加入湯鍋煮熟後倒入橄欖油即完成。 廣東名菜「冬瓜盅」,是把冬瓜掏空後,放入配料燉熬而成的菜。 它的果實作蔬菜食用。未成熟的冬瓜果實表面有毛,因而稱爲毛瓜。 除果實外,冬瓜的嫰芽、捲鬚和葉皆可作爲葉菜食用。 命名考 Benincasa pruriens 屬名Benincasa 為冬瓜之意, 種名pruriens 為搔癢之意,因冬瓜莖上有茸毛會讓人搔癢。 冬瓜 果實成熟時表皮變得具有蠟質,因而利於久存,一般可以貯存十二個月之久。故名冬瓜,指冬天仍可吃到的瓜。 栽培史 冬瓜原產中國南部及印度,現在東亞和南亞地區廣泛有栽培。 形態 冬瓜莖上有茸毛;葉子稍圓掌狀淺裂,表面有毛;黃色花;圓形、扁圓或長圓形果實,大小因品種而不同,可以數斤到數十斤;冬瓜皮為綠色,多數品種成熟的果實有白粉,厚並且疏鬆多汁白色果肉,味淡;白色扁平種子,有些具狹翼狀邊緣。 習性 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

用 Vim 將不斷行文章轉為 BBS 格式

圖片
我不常在 BBS 上直接編輯,多半都是在習慣的編輯器上寫好再貼過去。不過問題來了,我寫文章的習慣都是一直打字一直打字,直到段落結束才換行,這樣的文字如果複製起來直接貼到 BBS 上發表,雖然還是能夠正常顯示,但在編輯與回文時就會出現過長的文字而造成如上圖般糟糕的版面效果。 所以我在把文章貼到 BBS 上前,會先進行排版,將每行的字數限制在 72 字元以下。一開始我還乖乖手動一行一行按 Enter,可是這勤勞樸實的作風太不符合以 Lazy Easy 為最高指導原則的程式設計師身分了。經過一番研究後,我用 Vim 來做為我文章自動排版的工具。 要完成任務,首先得在  .vimrc  檔案裡加入以下設定: set fo+=Bm set tw=72 說明一下, tw  是  textwidth ,這邊的意思是每行長度為 72,你可以依個人喜好調整數值。而  fo  則是  formatoptions  的縮寫,其中的 Bm 都是與 Multibyte 相關的選項。沒加的話,預設是會採用英文規則,也就把空白當做字的間隔,因此一連串中文文字不會被斷開,那就達不到自動斷行的效果了。 接著,為了讓事情更方便些,可以加入以下的按鍵映射: noremap <silent> <F7> gggqG 我把 F7 按鈕對應到  gggqG ,這串指令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gg ,  gq ,  G 。 gg : 將游標移至檔案最前頭 gq :從游標開始處進行格式重排 G :將游標移至檔案最尾端 所以以後只要在 Vim 寫好文章,或是把寫好的文字貼到 Vim 上,再按下 F7,就可以立刻排成 BBS 所需要的格式囉。 只剩下一個問題……如果文章中有太長的連結,要是能自動縮網址那就更完美了。

洗紗窗法

你是不是一想到要佈滿灰塵的紗窗,就不想動!紗窗當然是能拆卸下來清洗是最徹底最乾淨的。若是紗窗本身結構,不好拆卸的話,這時候,家中的吸塵器,就是做好紗窗清掃的工作的利器喔! 我們先將報紙攤開,平鋪貼在紗窗內面上,邊緣用膠布固定著。接著,用吸塵器有附毛刷頭的吸頭,貼在紗窗外部吸塵,吸乾淨後,將報紙拿下來貼在另外一面,同樣的做一次吸塵動作。 接著,準備兩條沾上清潔劑的濕毛巾,一條擦紗窗內面、一條紗窗擦外面,夾著紗窗同步擦拭,再來,以清水的毛巾依相同步驟重複一遍,原本黑污污不見孔的紗窗,頓時變得清潔亮麗囉!

居家除黴法

清除法 清水無法去掉的黴斑,可用稀釋後的酒精或漂白水除去 衣物以外的物品,如果新生的黴斑顏色淡小,一般用清水擦拭及保持乾燥即可。如果清水無法去掉,就已經是中度或重度的黴斑了。以稀釋後的酒精或漂白水,塗抹在黴斑上,靜置2-3小時後,再以清水擦拭,可以清除中度黴斑。 重度的黴斑,先用刷子清理,再用專業除黴劑除去 重度的黴斑,可先用刷子清理,要把買來的專業除黴劑,均勻塗抹在黴斑上,靜置8小時後,再以清水沖淨並擦乾。有吸水或透氣功能的材質,因為小孔隙過多,黴菌不易清除完全,若已有重度的黴斑,應考慮重新置換。 對付難纏的黴斑,可用紙巾浸泡除霉劑後,直敷在黴斑上除去 對付難纏的黴斑,可以將廚房紙巾或衛生紙,用酒精或漂白水浸泡後,直接敷在黴菌生長的地方,約10分鐘後翻面再用,就更可以去除黴斑。這和用面膜敷臉的原理一樣,用封閉的方式,讓皮膚或黴菌,和保養或殺菌的液體接觸的更久。 在溫水中滴一點白醋或檸檬汁,也可以成為天然的除霉劑 酒精和漂白水,是居家最常用的黴菌消菌劑。在溫水中滴一點白醋或檸檬汁,也可以成為天然的除霉劑。雖然浴廁用的清潔劑,也可以除黴殺菌,但因含比較多的氨,因為除黴時多須近身細細擦拭,比較不建議使用。 精緻的木製傢具,可用稀釋的檜木、樟木、檀香等木質精油來除黴        漂白水是一種強鹼,如果在一些天然成份的物質上,長期使用高濃度的漂白水來除黴,會破壞這些東西的表層。使用酒精,就比較没有這種顧慮。精緻的木製傢具如果長黴,用稀釋的檜木、樟木、檀香等木質精油來除黴,不但效果好,還能使室內芳香。 衣物上如果有黴菌繁殖,先是產生霉味,接著就會長出黴斑        衣物如果没洗乾淨,或放置在潮溼不通風的地方,上面的黴菌就會大量繁殖,排出酸性物質,產生霉味。接著黴菌會形成菌落,開始的時候顏色很淡,隨著菌絲不斷擴展蔓延,顏色逐漸加深,就會在衣服上留下斑點,造成黴斑。 防止衣物生黴的要領,就是保持乾燥        衣物洗好後,最好是用陽光晒乾。如果只是晾乾,最好要用電熨斗熨一下,以減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不但要掛在乾燥的地方,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間隔,以保證良好的通風。衣服的領口、袖口、袋口,比較不容易乾燥,更要特別注意除濕。 衣物乾燥後,不同質料的衣物要分類存放,且要用乾燥劑來防濕        一般毛料織物、裘皮服裝可在太陽下曬乾,毛皮衣服還需要正反兩面都曬。絲綢服裝就不宜曝

葡萄園寶特瓶法防蝸牛

圖片
葡萄園扁蝸牛係葡萄重要有害動物,傳統防治方法效果不彰。利用寶特瓶法來防治扁蝸牛可達到95-100%的防治效果,以回收的廢棄物寶特瓶改良製作而成。 寶特瓶法,是將寶特瓶的底部及頸部剪斷,去頭去尾後並縱向剖開身體部,然後將剖開的寶特瓶套入葡萄莖幹,頸部大小與葡萄莖幹粗細配合,為便於操作,其高度可與人胸剖齊高,套上後將寶特瓶從開口處下端再用釘書針釘牢,若瓶口有鬆弛情況時,可酌以膠布黏合或打洞以鐵絲固定,以免空隙過大。因瓶口套住莖幹密合,扁蝸牛從地面沿莖幹底部往上爬時,通過寶特瓶底部開口,到達寶特瓶頸部時,無法通過,全部的扁蝸牛會累積在寶特瓶內呈休眠狀,扁蝸牛全被阻隔無法往上爬,而達到阻蝸效果,蝸牛在日光照射經過一段時日後可陸續死亡或掉落,達到防治的目的。   由於寶特瓶阻蝸法製作簡便、使用方便,不但效果良好,減少防治成本,既是利用廢物,又可經年長期使用,且考量到殘毒、節省防治成本和環境保護三方面問題,是一新突破的防治技術,殊值推予葡萄園利用。

根治慮病症

崛部: 我因『狂犬病』而住院,在這之前則有社交恐怖。 在與人見面時想笑臉相近,但有覺得老是笑嘻嘻地有失體統, 內心矛盾,苦惱萬分。 患微笑恐怖的當時,連乘電車時也戴著口罩。 去年十月,不幸在日光(地名)被狗咬了。 據旅館的人說,那不會是瘋狗,總算放心了一點,後來卻又不安起來。 去詢問獸醫,被告知絕對不會是狂犬病才打消了顧慮。 過了二個月,又發生了對早發性癡呆和麻痹癡呆的恐怖, 再加上麻風病恐怖,痛苦得實在受不了。 只得去鐮倉的圓覺寺坐了五天禪,情緒稍微好了一些。 有次去理髮店洗頭,理髮師的手碰到我的嘴唇, 心裏感到很不舒暢。回到家,擔心那家理髮店可能有狂犬病病毒, 會否從手上傳染給我,特地跑去問理髮師:『你被狗咬過嗎?』 儘管他回答我:『沒咬過』。 但我想也許他與狗擦身而過時,手已沾上了狗的唾液。 再去問上次那位獸醫,直到獸醫明白告訴我一個個不可能的理由, 終於安下心來。 後來在又產生焦慮、不安時,就舉出這一個理由,自己安慰自己。 又聽說患狂犬病的狗看見水要發作,就很在意看到水。 為了不看到水,甚至希望自己失明。 現住院治療中,恐懼依然還存在,持續的時間比過去短些了。 森田博士: 與人笑臉相迎,是人際交往的基本,這叫『禮儀微笑』。 很多年輕人在弔唁的場合, 也一邊致意,一邊笑嘻嘻。 崛部君不知怎麼會認為這不是男子漢的氣派, 或怕被人認為是奉承阿諛,由此發展為社交恐怖。 我聯想起自己念中學時,住在學校宿舍裏。 有個勤雜工告訴我, 他曾聽到有人背後說我壞話:『森田整天笑嘻嘻地,像個傻瓜』。 這之前,學校的老師也說: 『西方人待人接物時表情是很嚴肅的,不隨便啟齒露笑臉』。 於是我決心今後無論如何不再笑臉相迎了, 故意作出一幅愁眉苦臉的樣子。 勤雜工幾次問我:『你最近臉色不好,是否病了?』 從此我養成了輕易不笑的習慣,成了一個一本正經的男人。 神經症者的反復操心於無聊的事情上,還特別的有持久性。 部君曾一度治癒了狂犬病恐怖,後偶然去理髮店理髮, 突然心情變壞,那是因為聯想起過去狂犬病恐怖的苦惱。 這種現象可叫作類似觀念的聯合, 即是因為聯想起過去狂犬病恐怖的苦惱。 這種現象可叫作類似觀念的聯合, 即從臭味聯想到大糞,從狹小的感覺聯想起地板的下面, 由不愉快的心情回想起過去不愉快的經歷。 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認識到對這種不快只有忍受,別無他法。 若採取這種態度,不快的心情就會像

水蓮菜

圖片
第一次吃到水蓮菜是在新城農會買的,那時正好去太魯閣國小為小朋友上租稅的課,當時以為是原住民的野菜,原來他是客家人傳統野菜,野蓮仔,是高雄美濃三大名產之一。水蓮菜綠色細長,他總是被商家撓好幾圈成一綑,像是一綑麵線。 由於水蓮菜又細又長,很容易糾纏在一起,清洗方式是把長到嚇人的水蓮菜切段紮起來清洗。 我很喜歡水蓮菜喀ㄘ喀ㄘ、爽脆爽脆的口感且帶點清香味,最好的料理方式就是炒水蓮菜,作法如下: 水蓮菜切段、蒜切末、薑、辣椒及香菇切絲、起熱鍋加入麻油、鹽及上述食材一起大火快炒,最好在30秒內完成,野蓮可不宜炒久。炒完後再加入少許枸杞,加點料理米酒,調味後即可起鍋。 水蓮菜一度廣泛分佈於台灣南北的大小水田、池塘、溼地中,現今只剩高雄縣有零星野生族群,其餘皆人工培植。1980年代,高雄縣美濃一地的中正湖猶存不少水蓮菜,後來湖水因為遭受污染,急速優養化,水蓮菜岌岌可危,瀕臨滅絕。當地一位鍾姓居民,將其移植到附近的水塘種植,族群因此倖存下來。之後,由於水蓮菜嫩莖可以食用,被當成蔬菜販賣,居民大量種植,使龍骨瓣莕菜成為當地有名的客家野菜。  菜農採集野蓮仔可辛苦著呢!穿青蛙裝,南部天氣熱、太陽大,整個身體幾乎全泡在水裡,時時必須跪著採集,或跪或站一整天咧,還必須除去附於蓮莖的水藻、福壽螺。 命名考 水蓮菜之名來自於它有如蓮葉的葉片,又長在水中。 英名 white water snowflake意指白色水中的雪花,源自它的花形像。 正式的學名為龍骨瓣莕菜,花瓣有縱向龍骨狀突起,為和他種莕菜最大之區別 Nymphoides cristata (Roxb.) O. Kuntze 屬名 Nymphoides 意指類睡蓮屬(Nymphaea)之植物,字根Nympho為睡蓮,字尾ide表示與前述名詞相關,而nympho源自古希臘語單詞「Νυμφαία」,這個來自於「Νύμφη」,是希臘神話中一類住在湖泊、森林、河流、巖洞和海邊中的美麗女神,深受眾神和男人的崇敬與愛慕。 種名cristata來自拉丁文cristatus,表示冠毛,形容水蓮菜花冠邊密生緣毛,如右圖。 形態 龍骨瓣莕菜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具有葉柄,約1至10公分。和小莕菜一樣,龍骨瓣莕菜具有長得像葉柄的「長枝」,在長枝的頂端,長出一枚具短柄的葉片,花則從長枝和葉柄交接的位置長出來。花序為繖形,花冠白色,離水面開花,一朵花只開一天,葉柄

細葉碎米薺

圖片
細葉碎米薺洗淨,去掉根部切成細 這就是原住民的哇沙米-細葉碎米薺~ 2 雞蛋冷水下鍋(水蓋過蛋),煮製水滾立即撈起泡冷水。碎。 3 白飯鋪上切碎的細葉碎米薺,打上蛋,淋點醬油~完成。拌勻後就大口享用吧! 阿美族的ina說:現在的野菜有原住民的哇沙米喔!原住民的哇沙米?怎麼看起來長得像香菜! 原來它叫「細葉碎米薺」。好奇嚼一嚼,清涼卻不嗆辣的香氣充滿鼻腔,好舒服的味道,明天早餐就吃這個~裝碗飯、煮顆蛋,五分鐘隨興完成,香Q米飯裹上滑嫩蛋液和切碎的細葉碎米薺,淡淡芥茉香咀嚼後帶點芝麻香氣,太幸福了!甘美混合辛香,嘴角不禁揚起微笑,這就是世界末日的味道。 命名考 細葉碎米薺 若想從植物的中文名稱來臆測這種植物的特性,大概除了細葉這兩個字可以明白外,碎米薺三個字就會有些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為了求其甚解,可能得要引經據典一番才行。 薺在秦代以前就是一種百姓經常食用的野菜,尤其飢荒的時候,許多人更是賴以維生,這種植物雖然渺小,但是卻能夠在重要時刻發揮濟助百姓生命的功能,古人便把這類救荒的野草稱為薺,而有了「薺生濟濟」的形容語。 除了濟助飢荒的功效外,它的味道還真是不賴!許多古代書籍都有描述,《爾雅翼》就說:「薺之為菜最甘,故稱其甘如薺……」,詩經〈邶風‧谷風〉中也有詩句寫道:「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句中描寫一個被狠心丈夫休妻的女子,在被趕出家門的路上悲嘆自己命運,於是心裏自言自語:「誰說苦菜的味道苦,和我內心的淒苦比起來,苦菜的苦根本就和薺菜一樣甘甜」,薺菜的「甘」自古就被大書特書。至於碎米這兩個字的意思,有些人認為是形容這種植物的葉子零碎不完整,個人則覺得也許可以從「東坡羹」這道名菜中找到答 案,東坡羹又叫翡翠羹,是用蘿蔔塊根搗爛後,加上研碎的白米和薺菜烹煮而 成,而研碎的白米加薺菜應該才是碎米薺名字的由來吧!若是如此,可得要感 謝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除了留給世人豐富的文學風采之外,還留下了「東坡 肉」和「東坡羹」這等名菜佳餚,嘉惠後人。 古時所謂的薺有好幾種,本草綱目中所提及的就有大薺、小薺、沙薺,本 文的細葉碎米薺亦是薺菜的一種。細葉碎米薺的植株矮小,又喜歡和其他地被植物混生在潮濕的土壤處,要 發現它很容易,也很困難,關鍵在於你要不要彎下腰或蹲下來! ↑若是以我們站立的高度往下看,只能看到一片綠色的地被植物,不容易看到細葉碎米薺 ↑若是放低身段接近地面觀察,則可看到細